Intel搭上Android便車 手機廠可願意買單?
作者:Owen Ou
日期:
進入後PC時代,過去王者(Intel與微軟)的光環已褪,今日能與Apple相提並論的,無疑就是Google的Android加上ARM核心的行動陣營。這個市場的變化,讓Intel與微軟這兩家近1/4世紀以來焦不離孟的公司,似乎也到了分道揚鏢的一天。
微軟率先打破關係,早在今年1月的CES中,就表示其新一代的Windows 8將會同時支援ARM架構和Intel x86技術,最近又選在與IDF同一天召開Build 2011開發者大會,不但未出席IDF,更在Build會議中邀請了採用ARM架構的處理器業者出席,包括Qualcomm、NVIDIA、TI等,並展示一款是由三星打造的平板電腦,而三星的平板電腦通常採用ARM處理器與Android作業系統。
在IDF中,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則與Google行動業務資深副總Andy Rubin聯袂出席,Otellini表示未來Android作業系統會全面支援Intel技術和架構。不僅如此,Otellini除了展示基於 32nm 製程技術的第三代 Atom 低功耗版本晶片(產品名稱為 Medifield),並展示了基於該晶片並搭載 Android 2.3 Gingerbread 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概念產品。
這兩家最佳搭檔居然也打起擂台來,證明了市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。然而,要打進行動市場,兩家公司還得換個腦袋才行。以行動處理器的市場來說,除了ARM架構處理器已佔據各個山頭外,更重要的是ARM每顆晶片平均授權費用低於 1 美元,讓大家樂於採用,也讓行動處理器的成本得以降低。這和Intel在PC市場高價格、高利率的模式有巨大的差異。Intel若不願改變策略,即使有Google的站台,恐怕也無法獲手機品牌廠商的青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