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ndle Fire 揭開「硬體成本即售價」時代
作者:Jollen Chen
日期:
近期的平板電腦,例如:Amazon的Kindle Fire,不管是大品牌,還是小品牌,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,那就是「硬體售價幾乎就是成本價」。這是一個後PC時代的新現象,恐怕這不會是一種「行銷策略」。二零一二年開始,將可能是成本等於售價的新時代。
大家也開始感受到了。內容供應商或是網路服務商,因為有能力透過內容或服務建立可獲利的商業模式,裝置(即硬體)就可以不需要為他們獲利。因此,內容供應商、獨立軟體公司或網路服務商,將開始造就後PC時代的新現象,「成本即售價」。
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Amazon的Kindle Fire成本結構,再和市場售價相比,就可以知道「Kindle Fire」不只是簡單的「低價平板」。
主要成本零件 | 價錢 (US$) | 供應商 |
顯示器 (E-Paper) | 約 $45 | 元太科技 |
Wireless Data Module | 約 $30 | Novatel |
電池 | 約 $20 | |
應用處理器 (Processor) | 約 $6.6 | Freescale |
其它(PCBA、ASSY…) | 約 $60 | |
成本合計約 $161.6 |
資料來源:公開資訊,Moko365 整理。
當成本等於售價的時代來臨,台灣的硬體廠商要如何因應,並建立新的競爭力?答案非常的制式,那就是「軟體」、「內容」與「服務」。